街灯不如家灯暖,夜深不及牵挂深
作者:fywxf 日期:2019-03-10
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”。
道路两旁的店铺开始陆续营业,身边的同事们也开始回来工作。我们看到旅途中的人们拥抱着告别;听新闻里说着年后的返程高峰;和送别的老朋友,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旁说着明年再见。
新年,真的已经过完了。
新的一年还是会想念,想念妈妈包的水饺,想念爸爸贴的春联,想念烟花在老家天空炸开的声音。
对于家的想念,是妈妈那碗“独家秘制 " 的早点,是爸爸挂在耳边唠唠叨叨的叮嘱,是全家人围炉夜话吃饺子的惬意。
家暖,情深,团圆。
街灯不如家灯暖,夜深不及牵挂深
世界上有些事需要等待,早起的闹钟,上班的地铁,中午的外卖。
也有很多事经不起等待,缤纷绚烂的烟火,转瞬即逝的彩虹,快速老去的父母……
邻居家的张叔一早就开始准备擀饺子皮的材料,这是这么多年来,头一次看他这么高兴。他的高兴都挂在了脸上,逢人就说:“我儿子给我打电话了,说可以回家陪我一起过元宵节。”
张叔的老婆在多年前就走了,儿子当兵一去就是七八年,鲜少回来,这么多年来都是张叔一个人过年过元宵,往年过得都很冷清,大年夜父亲也总是会邀请张叔过来,一起喝喝酒,聊聊天,张叔的年就算过了。
记不清从哪天开始,每逢家人团聚的日子,我都能听到大家在聊一个话题:你买到回家的票了吗?
在我的印象里,无论是春节还是元宵节最难忘是满天散落的烟花,以及母亲亲手做的糯米糍粑,怎么吃都吃不够。
如今的母亲,腿脚已经不再那么灵活,背也开始佝偻了,年轻时打拼积攒下的毛病也时常发作,头上有了怎么也拔不完的白发,体态也渐渐臃肿起来。
五十多岁的人,已经有了初老的模样。
我想起,三四岁的时候,我在雪地里跑,妈妈在后面拼命追,她终于追上我,我在地上翻来覆去的打滚,新衣服沾上了泥土,她笑着骂我小兔崽子。
我想起,七八岁的时候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,吓得我张大了嘴,妈妈从身后捂住了我的耳朵。
突然我就长大了,每个元宵节,我都要跑出去玩,妈妈把钱塞进我的衣服里,我假装看不见她牵挂的眼神。
我突然发现了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,因为在回忆里出现了好多断层,我看不到有她的元宵。
年轻的时候,我以为自己能离开家而骄傲,直到那一刻,我才明白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意思。
我终于明白,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万里要回家,家又有着多么沉重的意义,把家扛在自己的肩上,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记。
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
希望每个人都能回家,特别是能和父母在一起,对于孩子,逢年过节只是喜庆的假期,对于父母,是一段欢乐的相聚时光。
公司年会流程彩排,其中有一个节目是,让员工和自己的亲人合唱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,这个节目感动了彩排现场的许多人。
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位同事当场就落泪了,我给她塞纸巾的时候,她趴在我的肩头小声地说自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,每次都在电话里答应父母会回家过年,可每一次都会被手头的各种事情绊住脚步。
“这几年,他们已经很少再唠叨我了,他们的唯一期盼就是见到我。”
“这几年面对一直爽约的女儿,他们应该很落寞吧。”
临近元宵,这位同事却一天天欢快起来,脸上挂着怎样都抑制不住的喜悦。
“去年因为太忙错过了回家的时间,不过这个元宵节,跟公司请了假,终于可以回家陪陪爸妈,弥补他们心中的失落。”
父母可能有时候不太理解你:他们不太懂你的生活习惯和你对婚姻的规划,他们也没法对你的工作给出建设性意见,甚至你教了好几遍,他们还是记不清怎样使用微信。
但等你真回到家,看到柜子上散落着的药盒,你才会知道,原来他们最近身体不太好却一直没告诉你;
等你亲眼看见,他们头上的白发、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的时候,你才会知道,原来苍老是谁都没有办法逃脱的过程;
原来,他们再也不是小时候能背着你走好远好远的路、那个似乎无所不能的人了;
原来你变得成熟的开始,也是他们走向苍老的开始。
也可能真的要等到你也为人父母的时候,你才会知道,于他们而言,无论你是二十岁、三十岁还是四十岁,你都永远是个会让人担心和牵挂的孩子。
所以,抽空买张票回趟家吧,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,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两个想念你、却又怕你太忙所以不敢频繁打扰你的人,在等你回家。
我们一天天长大,父母一天天老去。而有一天,他们会像许飞《父亲的散文诗》里唱的那样,老得像一张废弃的旧报纸。
曾经看到过一个话题:父母老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?
网友们的回答都非常扎心,其中有一位网友说:
毕业那年,自己决定留在北京,那时工作压力特别大,每天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以外,还要学习专业知识,根本没时间去想其他事情。
父母每个礼拜都会给她打一个电话,电话中小心翼翼地问她工作顺不顺利,有没有按时吃饭,钱够不够花,而她每次都因为工作太忙而草草回答几句就挂了。
有次家里打来电话,说父亲生病了,但她当时正在跟进一个项目,抽不开身,所以没有回家,好在后来父亲病好出院了,也没有放在心上。
毕业第一年因为要在北京努力扎根,所以没有回家过年,只是打电话和家里人报了平安,说了新年快乐。
毕业第二年,她买了回家的车票。出了车站,来接自己的不是父亲,而是小舅,她很疑惑:“父亲怎么没来?”小舅苦笑了一下没回答。
回到家,见到父亲时,她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,父亲像变了一个人,已经苍老得不像样子。
上次见父亲还面色红润,身强体壮,而这一次见已是半头白发,满面皱纹,身材也矮小了许多,从一个壮硕中年男人,变成了一个瘦骨嶙峋小老头。
她很疑惑自己仅离家一年,父亲怎会衰老成这样,母亲说:“上了年纪的人啊,年龄是一岁一岁的长,身体可不是,一病老十岁啊。”
那时她才明白,父母老得太快,根本经不起别离与等待,她暗自许诺,以后每年都要抽时间回家陪伴父母。
街灯不如家灯暖,夜深不及牵挂深。
无论你此时此刻在哪里,正在忙碌着什么,不要忘记远在他乡牵挂着你的父母。
千山万水,团团圆圆。
道路两旁的店铺开始陆续营业,身边的同事们也开始回来工作。我们看到旅途中的人们拥抱着告别;听新闻里说着年后的返程高峰;和送别的老朋友,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旁说着明年再见。
新年,真的已经过完了。
新的一年还是会想念,想念妈妈包的水饺,想念爸爸贴的春联,想念烟花在老家天空炸开的声音。
对于家的想念,是妈妈那碗“独家秘制 " 的早点,是爸爸挂在耳边唠唠叨叨的叮嘱,是全家人围炉夜话吃饺子的惬意。
家暖,情深,团圆。
街灯不如家灯暖,夜深不及牵挂深
世界上有些事需要等待,早起的闹钟,上班的地铁,中午的外卖。
也有很多事经不起等待,缤纷绚烂的烟火,转瞬即逝的彩虹,快速老去的父母……
邻居家的张叔一早就开始准备擀饺子皮的材料,这是这么多年来,头一次看他这么高兴。他的高兴都挂在了脸上,逢人就说:“我儿子给我打电话了,说可以回家陪我一起过元宵节。”
张叔的老婆在多年前就走了,儿子当兵一去就是七八年,鲜少回来,这么多年来都是张叔一个人过年过元宵,往年过得都很冷清,大年夜父亲也总是会邀请张叔过来,一起喝喝酒,聊聊天,张叔的年就算过了。
记不清从哪天开始,每逢家人团聚的日子,我都能听到大家在聊一个话题:你买到回家的票了吗?
在我的印象里,无论是春节还是元宵节最难忘是满天散落的烟花,以及母亲亲手做的糯米糍粑,怎么吃都吃不够。
如今的母亲,腿脚已经不再那么灵活,背也开始佝偻了,年轻时打拼积攒下的毛病也时常发作,头上有了怎么也拔不完的白发,体态也渐渐臃肿起来。
五十多岁的人,已经有了初老的模样。
我想起,三四岁的时候,我在雪地里跑,妈妈在后面拼命追,她终于追上我,我在地上翻来覆去的打滚,新衣服沾上了泥土,她笑着骂我小兔崽子。
我想起,七八岁的时候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,吓得我张大了嘴,妈妈从身后捂住了我的耳朵。
突然我就长大了,每个元宵节,我都要跑出去玩,妈妈把钱塞进我的衣服里,我假装看不见她牵挂的眼神。
我突然发现了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,因为在回忆里出现了好多断层,我看不到有她的元宵。
年轻的时候,我以为自己能离开家而骄傲,直到那一刻,我才明白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意思。
我终于明白,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万里要回家,家又有着多么沉重的意义,把家扛在自己的肩上,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记。
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
希望每个人都能回家,特别是能和父母在一起,对于孩子,逢年过节只是喜庆的假期,对于父母,是一段欢乐的相聚时光。
公司年会流程彩排,其中有一个节目是,让员工和自己的亲人合唱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,这个节目感动了彩排现场的许多人。
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位同事当场就落泪了,我给她塞纸巾的时候,她趴在我的肩头小声地说自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,每次都在电话里答应父母会回家过年,可每一次都会被手头的各种事情绊住脚步。
“这几年,他们已经很少再唠叨我了,他们的唯一期盼就是见到我。”
“这几年面对一直爽约的女儿,他们应该很落寞吧。”
临近元宵,这位同事却一天天欢快起来,脸上挂着怎样都抑制不住的喜悦。
“去年因为太忙错过了回家的时间,不过这个元宵节,跟公司请了假,终于可以回家陪陪爸妈,弥补他们心中的失落。”
父母可能有时候不太理解你:他们不太懂你的生活习惯和你对婚姻的规划,他们也没法对你的工作给出建设性意见,甚至你教了好几遍,他们还是记不清怎样使用微信。
但等你真回到家,看到柜子上散落着的药盒,你才会知道,原来他们最近身体不太好却一直没告诉你;
等你亲眼看见,他们头上的白发、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的时候,你才会知道,原来苍老是谁都没有办法逃脱的过程;
原来,他们再也不是小时候能背着你走好远好远的路、那个似乎无所不能的人了;
原来你变得成熟的开始,也是他们走向苍老的开始。
也可能真的要等到你也为人父母的时候,你才会知道,于他们而言,无论你是二十岁、三十岁还是四十岁,你都永远是个会让人担心和牵挂的孩子。
所以,抽空买张票回趟家吧,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,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两个想念你、却又怕你太忙所以不敢频繁打扰你的人,在等你回家。
我们一天天长大,父母一天天老去。而有一天,他们会像许飞《父亲的散文诗》里唱的那样,老得像一张废弃的旧报纸。
曾经看到过一个话题:父母老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?
网友们的回答都非常扎心,其中有一位网友说:
毕业那年,自己决定留在北京,那时工作压力特别大,每天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以外,还要学习专业知识,根本没时间去想其他事情。
父母每个礼拜都会给她打一个电话,电话中小心翼翼地问她工作顺不顺利,有没有按时吃饭,钱够不够花,而她每次都因为工作太忙而草草回答几句就挂了。
有次家里打来电话,说父亲生病了,但她当时正在跟进一个项目,抽不开身,所以没有回家,好在后来父亲病好出院了,也没有放在心上。
毕业第一年因为要在北京努力扎根,所以没有回家过年,只是打电话和家里人报了平安,说了新年快乐。
毕业第二年,她买了回家的车票。出了车站,来接自己的不是父亲,而是小舅,她很疑惑:“父亲怎么没来?”小舅苦笑了一下没回答。
回到家,见到父亲时,她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,父亲像变了一个人,已经苍老得不像样子。
上次见父亲还面色红润,身强体壮,而这一次见已是半头白发,满面皱纹,身材也矮小了许多,从一个壮硕中年男人,变成了一个瘦骨嶙峋小老头。
她很疑惑自己仅离家一年,父亲怎会衰老成这样,母亲说:“上了年纪的人啊,年龄是一岁一岁的长,身体可不是,一病老十岁啊。”
那时她才明白,父母老得太快,根本经不起别离与等待,她暗自许诺,以后每年都要抽时间回家陪伴父母。
街灯不如家灯暖,夜深不及牵挂深。
无论你此时此刻在哪里,正在忙碌着什么,不要忘记远在他乡牵挂着你的父母。
千山万水,团团圆圆。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2328
发表评论